周邊的國家無一倖免,連在SARS期間創造零感染的模範生日本也應聲而倒。
筆者小V現在就教你專業用法,正確的說法應該是droplet infection喔。quarantine 隔離檢疫 目前台灣有實施居家隔離的制度,也就是確診病例的接觸者須在自家隔離14天,不得外出。
那麼怎麼用英文表達延期呢?其實用片語put off就可以了。當然,infect也有名詞形,也就是infection,意思跟動詞相同。正式名稱中的D代表的是disease,也就是「疾病」的意思。droplet本身的意思就是「小滴」。突然發生」,名詞形為outbreak,這不僅可以用在疫情,也可以用在突然發生的事件身上喔。
那麼飛沫傳染要怎麼說呢?很多人都以為飛沫傳染是spit infection,這是因為spit的意思是「口水,唾液」,但這不是正確說法。The fire broke out during the night. 這場大火在夜晚突然發生。1月26日,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,「即日起」陸生全面「暫緩來台」,她就這麼被擋在台灣門外,無法入境。
包括需要實際製作模型的建築系、需要籌備畢業展的觀光系,「還有一些需要一對一指導的課,比如說coding。就算同樣來自中國大陸地區,陸生與其他中國大陸人士也還有「身份」上的不平等。在社會科系就讀碩士的熊同學就說,研究所都是5、6個人,以討論的形式上課,「線上的話參與感非常低,老師上課會觀察同學反應,有眼神交流、情緒,老師會從中看怎麼引導。根據教育部2月12日提供的資料,108學年度上學期的陸生有8353人、港澳生有1萬677人,但能在管制前抵台的陸生只有892人,只佔全部陸生的11%,港澳生也只有2705人,只佔25%。
的確,爬梳指揮中心每天的資料,限制港澳生、陸生來台前,都有跡可循。」不過劉艾華也透露,之所以能快速與微軟談妥防疫期間的合作,是因為學校在疫情爆發前,就已經跟微軟公司在AI發展方面合作很久了。
但1月下旬,COVID-19(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,以下簡稱「武漢肺炎」)急速升溫。淡江大學秘書長劉艾華就提到,淡江是「由微軟提供硬體,可以提供比較好的頻寬,結合學校原有的iClass系統,可以同時看到老師的PPT、聽到老師的聲音,進階一點的可以看到老師的鏡頭。或是資管系、資工系也有畢業專題,需要學生小組合作,要做出一個成品,比如一台無人機。各校可以自由安排安心就學措施,再報教育部核定。
為此,教育部在2月7日要求各大學提報「安心就學措施」,指示各校,面對受武漢疫情影響的學生,放寬他們註冊、繳費、上課,甚至畢業的限制,還可以讓學生就近在中港澳的姐妹校修課1月26日,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,「即日起」陸生全面「暫緩來台」,她就這麼被擋在台灣門外,無法入境。但最令熊同學無法接受的,不是授課上的不便,而是台灣從入境管制和防疫措施,都充滿了差別待遇。」她說:「這樣修課肯定沒質量⋯⋯銘傳給的方案比較像是,我就讓你很容易地過⋯⋯有幾門課,我估計就是讓我寫心得。
文:李修慧|圖表設計:高嘉宏 ※香港、澳門來的學生,與中國其他地區來的學生措施不同,為了便於說明,將「除了香港、澳門外,其他來自中國的學生」簡稱「中國大陸學生」或「陸生」。」中央大學主任秘書周立德也提到,有些課程需要特殊設備才能完成,「比如說化學系需要實驗室,目前就是個問題⋯⋯」 就算可以遠距教學,學校也不一定能直播 綜合而言,大班制、互動性低、不用實作的課程,「理論上」比較可能使用遠距授課。
但像Bruce這樣能趕回來的是少數,多數中港澳學生至今無法入境。教育部提供哪些「安心就學措施」? 雖然教育部宣布各大學開學日從2月17日延後到2月25日,許多大學更進一步將開學日延到3月2日,但如今中港澳疫情越來越險峻,台灣也出現社區感染確診個案,這些滯留在外的中港澳生,在開學前恐怕都無法入境。
然而,在各校資源不同的狀況下,也不是所有這類的課程都能遠距教學。中央大學主秘周立德也說,為了提供線上課程,他們得在短時間訓練大量的TA(教學助理),壓力不小。為此,教育部在2月7日要求各大學提報「安心就學措施」,指示各校,面對受武漢疫情影響的學生,放寬他們註冊、繳費、上課,甚至畢業的限制,還可以讓學生就近在中港澳的姐妹校修課。世新大學一年級的港生Bruce(化名)就表示,當天的飛機只有一、兩班,他一看到新聞,行李都來不及收妥,就馬上訂機票,趕在管制生效前回台灣。化學課需要實驗室、舞蹈課需要親自跳,遠距教學不是每堂課都適用 其中,對於不能入境、又想要完成學業得中港澳學生來說,最有用的莫過於「遠距教學」,教育部「安心就學措施」文件指出,可以透過「同步或非同步之遠距教學協助學生修讀課程」。」為此,她決定休學,原本打算2年半完成學業,如今也可能得延到3年或3年半。
此外,Debby也對學校的繳費制度感到不滿,相較於其他學校,如果學生修課沒有達到應修最低學分,只要繳學分費即可,但她的學校必須繳全額學雜費,而且學校多次提醒學生必須準時交錢,甚至「特別發(信)給陸生,郵件上還用紅色(標註繳費事項)。Debby的例子,顯現出遠距課程能否完成、能提供多彈性的措施,端看學校有多少資源、多少人力能動用。
」【註1】 上課品質不佳,又得繳交全額學費,讓Debby認真考慮休學,但她已經大四,只差半學期就畢業,想準時畢業的她陷入兩難。或是資管系、資工系也有畢業專題,需要學生小組合作,要做出一個成品,比如一台無人機。
淡江大學秘書長劉艾華就提到,淡江是「由微軟提供硬體,可以提供比較好的頻寬,結合學校原有的iClass系統,可以同時看到老師的PPT、聽到老師的聲音,進階一點的可以看到老師的鏡頭。的確,爬梳指揮中心每天的資料,限制港澳生、陸生來台前,都有跡可循。
在社會科系就讀碩士的熊同學就說,研究所都是5、6個人,以討論的形式上課,「線上的話參與感非常低,老師上課會觀察同學反應,有眼神交流、情緒,老師會從中看怎麼引導。但1月下旬,COVID-19(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,以下簡稱「武漢肺炎」)急速升溫。」 如此大的犧牲,防疫隔離合理嗎? 像熊同學、Debby這些陸生,都是因為指揮中心宣布「暫緩入境」才無法來台。」不過劉艾華也透露,之所以能快速與微軟談妥防疫期間的合作,是因為學校在疫情爆發前,就已經跟微軟公司在AI發展方面合作很久了。
因此Debby更期待,教育部可以統一管理:「你讓學校自己拿主意,國立的肯定資源多,沒有經費的學校那也就是做個表面。就算同樣來自中國大陸地區,陸生與其他中國大陸人士也還有「身份」上的不平等。
」 Debby很羨慕其他學校有直播課程。在那擺台電腦,怎麼都很難進入狀況。
各校可以自由安排安心就學措施,再報教育部核定。根據教育部2月12日提供的資料,108學年度上學期的陸生有8353人、港澳生有1萬677人,但能在管制前抵台的陸生只有892人,只佔全部陸生的11%,港澳生也只有2705人,只佔25%。
超過8成中港澳學生,沒辦法回台讀書 不只像熊同學這樣的陸生會被限制入境,2月10日,指揮中心也宣布,自2月11日0時起,港澳居民、包含港澳生全面暫緩入境。包括需要實際製作模型的建築系、需要籌備畢業展的觀光系,「還有一些需要一對一指導的課,比如說coding。就讀銘傳大學的陸生Debby(化名)就說,學校的遠距課程使用原有的學習平台Moodle,「但我們全校的學生都知道,它就是放PPT的。而全台陸生人數第4名、港澳生人數第2名的淡江大學秘書長劉艾華也表示,雖然校方擁有極好的線上授課軟體,但的確有一些科系很難透過線上課程搞定
抑或從宗教角度,論述新天地教會的不配合,導致大規模疫情爆發。然而,韓國大學與台灣一般,近日即將開學,儘管台灣二月初因防疫需求,各大所學校達成共識,紛紛延期兩週開學,諸如我所兼課的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,也延期到3月2日開學,然而開學近在眉梢,儘管相較於台灣鄰國,此次台灣掌控疫情算是處置有方,在開學前夕,老師也都紛紛收到校方系所數封電子郵件通知,針對開學後的教授課程方式作了安排,諸如進入學校網頁皆得填寫旅遊史、自我檢驗表(如有無於寒假階段出國、身體狀況等調查表),抑或於開學前夕安排了數場數位教學給老師學習,好保障無法回到台灣的中港澳學生的受教權,抑或應對若大專校院內,一位師生確診病例後,該師生所修、授課程均停課,兩位則是該校(區)停課等「臨時狀況」。
韓國武漢肺炎疫情嚴重,從當地發現第一位確診者後,眼見著2月18日確診患者為31位、2月19日53位、2月20日104位、2月21日204位、2月22日433位、2月23日602位、2月24日833位、2月25日977位,可說是倍數成長、一路攀升。短短37天內,迄2月26日,韓國境內感染人數已經高達1261位,死亡人數也突破雙位數,來到12位,讓韓國國內興起危機意識,展開一陣「抗疫風」。
反觀韓國不論是因為外交,抑或經濟考量因素,疏忽前期疫情防護時段,現今可說防疫缺口大開,不僅是民間,連同韓國國會也因此疫情被迫關閉,同時法庭也下達休庭建議,甚至最容易發生疫情擴散之一的軍隊,也傳出感染者高達13位(2020年2月25日數據),連帶使得高達7500位士軍官皆被隔離,史無前例在當地造成大規模軍隊兵力、立法行政機關暫時停擺,不可不說嚴重。慶熙大學更是嚴重,除了採取如同上述高麗大學與成均館大學,要求回國中國學生於宿舍的自主隔離管理外,也要求非本校人士不得入校參觀,同時連帶要求,校內學術活動會議、研討會、聚會也暫時取消,眾校內備妥消毒酒精、口罩,對抗韓國大學3月開學防疫潮。